星期日,天氣轉冷到不足十度,還下起微雨來,瞳本來要出席同學的音樂表演會,並且吹奏三首歌,這是半年前約好的,然而,場地是尖沙咀星光大道,他們曾經表演過,那兒風很大,陳伯便擔心瞳會不會冷著了,雖然瞳媽把他包得暖暖的,但下起雨來也很麻煩…
下午五時多,瞳致電回家說由於三時多下過雨,場地積水,康體處取消開放場地,改天補回,雖然有點可惜,其實陳伯當時未嘗不感到如釋重負。
為人父母有時真的很矛盾。
2009年12月21日
2009年11月27日
有機耕種
2009年11月9日
2009年10月28日
2009年10月21日
2009年10月15日
男人之間的事情
2009年9月11日
2009年7月27日
2009年7月20日
迪士尼二天遊
本來就懶散的陳伯,試用twitter之後就更加沒有寫blog的誘因了,這種草草寫下即時觀感的短訊,其實真的很適合我。然而,要詳細記述的話,還是用blog比較好。
本月十三、十四日,陳家參加了香港迪士尼的兩日一夜自助遊,「假扮」遊客玩了一番,坦白說如果不是有這個套票,陳伯實在不想第三次往香港迪士尼去遊玩了。卻原來,瞳媽瞳瞳和仁仔都很想試試住好來塢酒店,這下真是皆大歡喜呢!
同是一家人,心中有想法,必需坦誠相對。
星期一入住,星期五、六竟然打風,還要橫風橫雨,幸好我們入園時已雨過天青,真是老天保佑呢。
第一天:
第二天,有點累了喔,只有瞳一直堅持到底。
回家。
2009年6月5日
2009年4月24日
魔法天書(有雷慎入)

首先,這齣電影的中文譯名是錯的,因為有魔法的是silver tongue,是說書人而不是書,他讀任何書都會有魔法效果,譯者不是太草率就是根本沒看過本片,近年流行沒想象力的直譯方法,其實也可以直譯為墨水心,那就優雅得多了。
(岔開一筆,陳伯倒很懷念從前的片名意譯高手,把羅列坦譯作「一樹梨花壓海棠」的功力,又豈是餘子所能夢見者!)
陳伯一家都喜歡馮克的墨水心,正因如此,陳伯本來是不想進戲院去看的,因為把小說改編成電影,效果不是太好、就是太差,讀者鮮有覺得滿意的,由於瞳媽想看,所以大家都去了。
由片名開始就不滿意的陳伯,也不滿意選角,美琪不夠精靈、又年紀太大,魔舌頭絲毫沒有書卷氣(天音:有完沒完?!)…
故事無可避免是要簡化的,章法也要有些調動,這方面總算是及格的,不過正如瞳瞳所言,如果不熟悉故事,難免會看得一頭霧水。至於美琪的母親,在書中是最後才揭露身份的,電影讓她太早現身,也刪去了髒手指對她的感情線,便嫌粗疏了。
值得看的地方也不是沒有,山羊盤踞的那個山城,便很有意大利鄉村風味,故事的大橋段也得以保留,不至流於犯駁,此片子有時間仍是可以一看的。
(岔開一筆,陳伯倒很懷念從前的片名意譯高手,把羅列坦譯作「一樹梨花壓海棠」的功力,又豈是餘子所能夢見者!)
陳伯一家都喜歡馮克的墨水心,正因如此,陳伯本來是不想進戲院去看的,因為把小說改編成電影,效果不是太好、就是太差,讀者鮮有覺得滿意的,由於瞳媽想看,所以大家都去了。
由片名開始就不滿意的陳伯,也不滿意選角,美琪不夠精靈、又年紀太大,魔舌頭絲毫沒有書卷氣(天音:有完沒完?!)…
故事無可避免是要簡化的,章法也要有些調動,這方面總算是及格的,不過正如瞳瞳所言,如果不熟悉故事,難免會看得一頭霧水。至於美琪的母親,在書中是最後才揭露身份的,電影讓她太早現身,也刪去了髒手指對她的感情線,便嫌粗疏了。
值得看的地方也不是沒有,山羊盤踞的那個山城,便很有意大利鄉村風味,故事的大橋段也得以保留,不至流於犯駁,此片子有時間仍是可以一看的。
2009年4月22日
燒衣扎作
清明時節,某夕,瞳自學校歸,手持一塑料袋,內置物隆然而狀甚輕,母奇而視之,則燒衣扎作之物,時裝、飾物、燒雞、鞋履,包羅萬有,母頻呼大吉利市不已。
問其故,此學校專題研習「傳統扎作」之應用品也。
今之中學課程,竟有趣若此。
2009年1月14日
愛上暖水袋
2009年1月9日
鳥巢與水立方
剛踏進2009年,陳伯回到公司,朝那個小小有如鳥巢,堆滿模型、書籍、電腦和文件的「工作室」一看,心登時涼了一大截,我座位頭上的日光燈盤不知何故變了花灑,水不停似下雨般滴下來!
第一個湧起的念頭是消防花灑壞了,因為水是咸的,但其他龍頭卻不似有事,也不聞警報,這時已看到很多堆在桌上的書籍都汲飽了水,連心痛的時間都沒有,先盡量搶救才說。
事後才查明:是我樓上的單位爆了咸水喉,但屋主只存放了大量木材,近三個月沒回來看過,而廁所的去水渠也正好塞了(!)咸水浸掩全屋後,找到我天花板上的裂縫,於是滲漏下來,先把假天花弄濕,再沿著日光燈盤向下滴,正是合該有事,當時是星期天,陳伯無法及早發現,正是聚沙成塔、積少成多,到周一陳伯上班時,鳥巢已經變成水立方了!
擾攘了兩天,樓上周三才修好咸水喉,陳伯抹了一天水,對著一批泡了咸水的藏書,欲哭無淚。
雖然對方很誠懇的道歉,而陳伯也鐵定會要求賠償,但是,一本舊書(又不是董橋先生那些善本)的價值如何估算呢?試舉一例,羅君籌、唐濟安二公合編的「文章通解」,一九七六年版,標價港幣十八元,我是否應向他討回原價?對方又會否要求扣除折舊率?事實上,就算給我一百八十元(升值十倍)亦於事無補了。
整件事給陳伯的教訓是:原來自已有這樣多未砌的模型、這樣多未看的書…
第一個湧起的念頭是消防花灑壞了,因為水是咸的,但其他龍頭卻不似有事,也不聞警報,這時已看到很多堆在桌上的書籍都汲飽了水,連心痛的時間都沒有,先盡量搶救才說。
事後才查明:是我樓上的單位爆了咸水喉,但屋主只存放了大量木材,近三個月沒回來看過,而廁所的去水渠也正好塞了(!)咸水浸掩全屋後,找到我天花板上的裂縫,於是滲漏下來,先把假天花弄濕,再沿著日光燈盤向下滴,正是合該有事,當時是星期天,陳伯無法及早發現,正是聚沙成塔、積少成多,到周一陳伯上班時,鳥巢已經變成水立方了!
擾攘了兩天,樓上周三才修好咸水喉,陳伯抹了一天水,對著一批泡了咸水的藏書,欲哭無淚。
雖然對方很誠懇的道歉,而陳伯也鐵定會要求賠償,但是,一本舊書(又不是董橋先生那些善本)的價值如何估算呢?試舉一例,羅君籌、唐濟安二公合編的「文章通解」,一九七六年版,標價港幣十八元,我是否應向他討回原價?對方又會否要求扣除折舊率?事實上,就算給我一百八十元(升值十倍)亦於事無補了。
整件事給陳伯的教訓是:原來自已有這樣多未砌的模型、這樣多未看的書…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