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我最恨補習社了!」某天,正在溫習的倩瞳忽然說出這樣一句話,陳伯大惑不解,因為倩瞳自入學至今,從沒有進過補習社,然而,由於他們學校功課比較繁重,班中差不多九成同學都進補習社,那倒是真的。
「你不必上補習社啊?」陳伯說。
「補習社搶走我所有的朋友!」瞳倖倖然解釋,餘怒未消。
由於大部份上補習社的小朋友,都是放學後立刻便往補習,完成功課和預習之後,回到家中往往已經日落西山,長短假期也要補習,瞳很多時連找個談天的朋友也沒有,真的很可憐。
一般小學補習社都只是代家長督促孩子完成功課,預習默書等,很多家長兩口子都要上班,無暇跟進功課,亦有家長是力不從心的,只有把孩子交給補習社。付錢解決問題,陳伯未敢苟同,但亦不敢苛責。
補習社也有明星制度,挑選一些聰明的孩子刻意操練,加上補習社擁有大量昔日試題、老師手冊等資源,如果只求分數,訓練起來確是事半功倍的,期考之後,貼出這些學生的成績單招徠生意,陳伯覺得小孩子很可憐,奈何很多家長甘之如飴,還奔走相告,把子女送往明星補習社。年前,此間有明星補習社的老師自立門戶,處心積慮帶走自已的「得意高足」,有家長向陳伯打聽,問得陳伯一臉惘然,才知道倩瞳竟是不上補習社的。
談起成績,從來都不是我家的目標,自三年級始,瞳一直屈居次席,長期居首的同學也是上補習社的,雖然二姝份屬好友,但大抵有多少瑜亮情結,某次考試之前瞳忿忿不平的說「太不公平」了,由於補習社的優勢,不單溫習時有先例可援,平日的功課先經補習老師核對才呈交,便也不易出錯,所以計算平時分時(佔總分四成),瞳的確難免吃虧。
陳伯知倩瞳好勝,便告訴他說「人家除了上學、做功課、還要額外操練,成績比你好是自然的,這不就是公平嗎!問題是人家拿一百分,你拿九十七分,我們值得為那三分把你送往補習社關起來嗎(而且學費很貴啊XD)?人生除了讀書還有很多事物吧。」結果去年大考,倩瞳仍是居次。
補習社不但影響了入讀的孩子,也影響了沒入讀的孩子,陳伯認為「求學不是求分數」是肺腑之言(即廢話),但求學應該不只求分數,孟子見梁惠王說:「王何必曰利,亦有仁義而已矣。」家長送孩子往補習前,應該三思。
1 則留言:
既然不補習也有第二,還何必為考第一犧牲那麼多。
香港有很多人忘了甚麼叫人生。
發佈留言